今天是 欢迎访问准油股份官网
服务热线:0994-3830619   举报邮箱:zygfxc@163.com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浏览文章

尽心尽力,群策群力,努力提升公司设备管理水平

作者:未知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1-6-7 9:48:10点击数(0)

    今年是公司成立十周年的年份,这十年间,随着公司业务范围的增加、服务区域的扩大,大量先进的、新型的设备不断投入使用,从调堵泵、热油车到酸化泵车、制氮拖车,从连续油管、机械清洗到修井机、压裂车组。公司的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贵。想想公司刚成立那两年,买台二十几万的调堵泵、五十来万的热油车都是“大动作”,制氮拖车几百万的“大手笔”就得跟人合作。再看看现在这几年,一千多万的机械清洗、连续油管还有钻修井机、几千万的压裂车组,不都是一套一套的来了吗!

    设备来了就要发挥它的作用,都要到油田现场创造产值、利润。过去几个车现场管管使用、保养,如今成百上千的设备就要上升层次——叫设备管理。进入2011年以来,公司所有的综合性会议上,总经理多次强调、反复提及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是设备管理。用年轻人的流行词汇——搞设备管理的同志们有压力,而且“亚力山大”!

    有压力不要紧,大家都会想办法把它变成动力。在这里把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想要做的事情,和大家一起理一理,有想法我们共同交流,统一目标,劲才能往一处使。

    公司所从事的石油技术服务行业里,设备管理和企业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等等管理内容一样,都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设备从资产的占有率上,从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工作的比例上,从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简单的讲就是三点:首先它是公司生产经营的有力保障,是公司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先进的设备、良好的管理才能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若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就会经常“生病”,现在“看病”又那么贵,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设备带病运转,又会降低服务水平、失去市场竞争力。设备闲置、损坏、利用率不高还导致投资浪费,折旧虚高,加重企业包袱。其次它是公司安全生产的保障,有研究数据表明, 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包括违反设备操作规程),尤其是车辆、电器、动力、运转、压力容器等设备常常是事故发生的“主演”。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也就促进了公司的安全工作。第三,是公司提高效益的基础工作。在增收节支的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工作地位和作用突出。想提高服务质量、劳动效率,增加收入,就要充分发挥设备性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寿命;要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就需抓好与设备有关的成本科目,开成本分析会,折旧、燃料、材料、修理都是前排就座的“家伙”。

    总之,设备管理工作的好与坏,往小里说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稍重一点说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往大里说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

    想要抓的工作很多,但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留要刮,总有轻重缓急,设备管理工作今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进:

    一、从基础管理着手,完善、补充设备制度规程,强化日常管理工作

    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应用,很多以前制定的设备管理办法和规程已经不能适应现场施工生产的设备的需要,部分新型设备甚至没有相关制度、规程可以借鉴,需要我们自己总结提炼。

    因此,公司在继续认真落实现行设备管理制度的同时,需要从建章立制入手,不断完善各种设备管理措施,夯实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推动设备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使设备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1.修订相关制度文件,使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公司根据设备管理的需要,已修订了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内容基本涵盖了管理职责、购建、验收、维修、清查、分级、调拨、报废等设备管理过程,公司《设备管理规定》又对相关内容做了细化和补充。公司设备管理部门逐步理顺和建立公司各层级的设备管理机构,根据各单位实际,健全设备管理三级网络。今后还将结合新型设备增多和施工生产实际,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了补充、修订。

    基层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适应的实施细则,对每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档案,并及时跟踪、更新记录。使设备管理有制度、使用有规程、过程有记录、处理有结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这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是提高管理水平所必须的。简单的说,设备管理部门管理的主要是“规定动作”。

    凡是执行“规定动作”的管理,都可借鉴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前提是有法可依,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关键是执法必严,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
从实际执行、现场检查的情况看,有执行得好的方面,也有执行差的地方。公司设备管理基本满足“有法可依”,重点要抓“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这一点上,和人大对我们国家法律环境的描述非常相似。

    2.组织编写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提高现场设备使用水平

    随着大量设备的更新、新型设备的使用,一些设备技术资料不完整、操作保养规程及相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逐渐显露。今年针对这一现象,生产技术部组织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公司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的汇编工作。依据现有的设备管理资料,查阅相关技术手册和使用说明书、随机文件及图纸,借鉴行业相关经验,以单台或种类设备为单元,从设备主要性能、配置、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用油标准及停用保管等几个方面,完善、汇总各单位的设备操作维护规程。

    目前工作在按进度推进,也希望各部门和单位积极支持、配合这项工作,尽快完成分管内容,及时为现场基层队提供一套简明实用的基本操作规范,指导操作者正确维护和操作设备,纠正违章操作习惯。随后还要适时加入与其配套的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岗位职责等现场管理办法,提高现场设备管理水平,共同打造公司设备安全运行,使用寿命延长,维修费用降低的坚实基础。

    公司新型设备比较多,在编写与其相关的标准、规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设备管理方式可以通行,但操作规程不能搞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考虑现场实际,不了解操作人员怎么想、怎样干,制定出的东西得不到响应,产生不了共鸣,执行起来就会打折扣。比如“十字作业法”是最基本的班组设备管理方式,为什么要把“清洁”列在前面?就是强调了日常工作的必要性,天天要做的事情,最能体现工作的扎实程度。爱不爱惜设备从哪看?大家认同了,就要落实。我们买的设备许多都是喷涂的瓷漆、防腐漆,操作台面基本是不锈钢合金,那么漂亮的本色不擦出来,难道让它们“潜伏”?懒人持家“筷子越吃越大,碗越吃越小”,最终的后果是你自己都不想看一眼、碰一下你的设备,更不要说使用好了。抓好日常管理,解决设备脏、松、漏、缺等老大难问题,可使我们的作业现场面貌一新,使操作人员与设备“靠”得更近,“关系”更密切,还能提升企业形象,促进市场工作。

    3.充分利用现有办公设备,提高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我们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也就是把设备名录表格化,基础的设备数据统计、查询、动态等功能都不具备,不能满足各级设备管理、使用部门和基层的需要。今年开始起步,开展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工作,首先达到最基本的管理功能,可以通过数据库与公司其他办公软件数据共享。适当的时候,可以研发或购置设备管理软件,使设备管理系统能够记录所有设备资料,建立设备管理网络,达到设备管理流程和统计报表的自动化,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公司设备管理工作信息化。形象的说,进入该系统,任何一台设备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要看到。从数据、图表到图像,胆子再大一点,视频也未尝不可。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做好设备现场管理和检查工作

    通过强化设备现场管理,抓好设备现场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设备最大功能,挖掘设备使用潜力,对外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各级检查,设备管理部门才能掌握实际的设备管理情况,才能有效地履行职责,才能工作有目的、说话有份量。

    做好公司目前设备检查制度落实情况,逐步形成公司进行年检和季检查、事业部月检查、项目部、车间队周检查、岗位天天检查的分期分级检查形式,使设备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设备管理部门及时推出各级设备检查的技术标准或规范,为设备现场管理提供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检查标准、规范。

    虽然各级设备检查的对象、侧重点不同,但是都要形成便于操作的书面形式,使检查工作有的放矢,目标清晰,现场整改工作有“法”可依,对症下药,避免检查随意、盲目、变化,基层操作无所适从。具有石油行业特征的设备管理工作,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很多,比如年度对设备按照标准量化打分,排序,通报,季度检查进行评比挂牌等等。同时合理运用经济杠杆,奖优罚劣,对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我们被业主检查的工作很多,从资质、安全到井控等等,这些被检查的工作我们必须做好,做不好就要被“关照”。而设备管理工作现在基本靠自己了,自己查自己,既是组织者,又是被检查的,整改还要自己组织进行,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当然仅靠个人的责任心在管理上不易操作评价,还需要设备管理部门集思广益,拿出与公司考核制度相适应的具体办法。

    三、注重实效,结合生产,多渠道开展各种设备管理培训

    公司各种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对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管理部门应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的开展培训工作。管理层级的要少而精,主要进行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知识和方法培训,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信息交流,了解使用设备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促使管理人员方法先进一点,信息提前一步。

    培训重点是设备的使用单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从设备采购前的技术交流、到厂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学习、验收,现场调试过程中的调试、安装及培训,使用期间的实际操作、维护、修理培训,从理论到实践经验都要使我们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获得全面的、系统的、有据可查的培训,达到买一套设备、出一批人的效果。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根据我们的设备特点,还要认真负责地做好一些自编教程的编写,使岗位操作人员很快熟悉设备性能,掌握新型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技术。

    对派外和到厂家进行的培训,决不能只写在合同里,不管是什么层级、何种方式的培训,都要有可追溯性,注重实效,考试不能互抄、总结不得拷贝。“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那是旅游、徒步的追求,不是我们外出培训的目的。

    内部的交流学习也是促进设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同类型设备的基层队之间,进行评优秀、树标杆、学样板,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互相参观学习,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现场培训更要挑重点、找精华,“四懂”“三会”“五定”“十字作业”是石油行业设备管理提炼出来的老传统、好经验,在我们这里更需要发扬光大。

    还要在这里提一下设备管理的创新工作。和其他管理制度一样,无论是哪里学来的、哪个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同样存在不适应或需要与时倶进进行调整的内容。设备管理人员要发挥主动性,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各种现代技术和工具,不断改进设备管理方法。

    围绕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创新也是我们一直大力提倡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了许多设备问题,积累了很多窍门、经验,提炼得好可以出成果、报专利。公司技术创新项目每年都在评奖,机电工程的项目比较少,总体水平还需提高。各方都有“利”的事情,不管是老同志们还是年轻人,还是要踊跃参与、积极支持。

    以上一点想法,既有已经实施的,也有需要今后推进的,管理上想到哪,说到哪,操作上可是指到哪,打到哪。要想真正落实,还需要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做很多、很多具体工作。我们就是想通过设备管理工作的推进,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工作,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达到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最后,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共同学习几个设备管理知识。

    “四懂”: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

    “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五定”: 定人、定点、定期、定质、定量

    “十字作业”: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上一篇: 准油股份2011年签约毕业生报到须知
下一篇:无偿献血显爱心
  • 投资者关系专线:0994-3830619
  • 传真号码:0994-3832165
  • 综合业务热线:0994-3832165
  • 地址:新疆阜康市准东石油基地
版权所有 新疆准东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新ICP备17000111号-1